(新书)寒门大才子全文阅读

(新书)寒门大才子全文阅读

发布时间:2023-09-10

>>>>《寒门大才子》在线阅读<<<<

《寒门大才子》小说简介

林妄林诗诗是一位普通的年轻人,在王小二家的猫的小说《寒门大才子》中,他意外发现自己拥有了超能力。从此之后,他踏上了一段充满冒险和挑战的旅程,与邪恶势力斗争,保护世界的安全。这部穿越重生小说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震撼的故事世界,这是个盛文利工的世界。穿越到古代寒门的林妄濒死醒来,惊奇的发现这个世界的历史文化只在隋唐之前,意识到这点,林妄开始了妖孽之路。成科举,中案首,造天工,唇舌利剑安天下。造大典,利军共,兴国邦,名利传史惊四国。且看林妄步步为营,从一介寒门乡生变国君。

《寒门大才子》 第20章 免费试读

第20章

临近县城。

四人入缴进城费,老牛车一路晃晃悠悠的往城南走去,不多时来到文院外。

文院红墙高瓦,绿树掩映,正午的夏蝉振翅轻鸣,生机一片。

文院外站着黑压压的一大片人。

有下到十多岁出头的孩童,有上到半截入土的老人,正排成六排逐渐进入文院。

粗略一看竟不下千人。

而那些相送而来的亲属更多。

林妄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清河县的人口不到七万人,进考第三次童生试的居然能达到两千人。

古代识字率很低。

华夏古代男人的识字率才不到百分之十,到了民国全面开智的也才百分之十五。

其中大多还是需要识字的各种匠工艺人,士子书生更少,才占百分之五。

可这比例在当时算是更高的了。

其他各大国,就连贵族皇室都不识字,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一。

在林妄看来。

清河县院试能有四五百人就顶天的了,没想到能达到两千多人。

而清河县只是个下县而已,三次院试总共录取五十个童生——

林妄心里微惊。

没想到他还是小看了这个时代的文人会试程度。

林妄很快想起。

这个世界的人口其实比华夏古代还要密集。

县府根据富裕程度分上中下。

而清河县是下县,土地来说相对贫乏,可因为有‘文律’的存在,平民只要不偷懒,就饿不死。

靠举进仕从童生到进士,状元郎都有奖赏,单是童生的奖励就能让家室好上太多。

就算没有。

大岐女帝开创的助农法,每年县令都要从办。

每逢大旱,就会除去徭税。

甚至还有补助。

也正是这一项严法,在加上文位赏赐的优渥,让许多人都勒紧了裤腰带也要供孩子读书。

“百废待兴,文工兴建,大岐虽开国短短五年,就如此重文,看来武力也很强盛啊。”

林妄心里想着。

先重武后重文,这是历朝的国根,在这里也不例外。

所以林妄有些好奇当今岐国的女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下了牛车。

附近的考生都纷纷看了过来。

他们认识林妄的都不多,但清河县第一俏女子林诗诗的名头他们却听说过。

哪怕有些人没有见过。

但也能猜测的到,因为林诗诗出尘的气质摆在这里,实在是太着眼了。

许多人蠢蠢欲动。

但开县会试在即,又在文院外,他们不敢节外生枝,只能压下会面佳人的念头。

林诗诗跟林妄来过院试几次,面对别人的目光,也只是眼神中闪过了一丝羞意而已。

随即,也是毫不在意馋着林妄,主动帮他背着书箱。

见此一幕。

众人更加羡慕林妄。

觉得这女人实在是太贤惠了,恨不得取林妄而代之。

“林妄。”

“诗诗姐。”

四人刚刚休停,就见前方队伍有两人快步朝之走来,听见喊声,西边远远站着的亲属队伍也走出一人。

林妄只看了一眼。

就记起他们是私塾的同窗,在一起读书有三年之多。

他们三个人中除了赵林俊家里开糖店比较富裕,其余两人跟他一样,都是乡下农户出身。

他们三人家里父母都健在,条件也比林妄好,可从来没看不起他。

相反,三人对他的感情很真挚。

也只有年龄最小的方生曾红着脸说,与他交近,是为了认识林诗诗。

“这两位是?”

赵俊在四人中最高,几步就蹿到林妄身前,打量了身后的大壮和二壮。

“我叔家的孩子。”林妄笑着为两人介绍:“这个是大壮,这个是二壮。”

“小先生好。”

大壮和二壮恭敬点头。

他们是乡农,身份比文人差的多,见面需加敬语。

“不必客气。”

赵俊含笑。

方生看向林妄说道:“这是咱们第三次复试了,你们有把握吗?”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明显有些紧张。

林妄笑道:“哪有把握,我昨晚抱了蝶儿睡了一晚上,现在脑子来还乱得很。”

林诗诗闻言脸色一红,小手偷摸的掐了林妄一下。

同窗三人包括大壮羡慕的看了一眼。

只有二壮在后面嘿嘿憨笑。

林俊笑骂道:“你这愚生名不虚传,这个时候还开玩笑,真考不好,我笑话尔等。”

林俊是四人中唯一过院试的人,而且是一次过,童生试第五。

另一个同窗展博突然问道:“林妄,你进院试的钱可有凑足?”

“自然是凑足了,不用担心,我们走吧。蝶儿,箱子我来背,你去跟林俊大壮他们去逛逛。”

身形精壮的陆展却抢过书箱:“你身子弱,我帮你。”

三人告别林诗诗等人,一起排队进文院。

林妄四处打量。

前身来过这里两次,可他却是第一次来。

尽管有些记忆,但不如身临其境。

走着走着,方生突然抱怨道:“我年龄尚小,家人却一根脑的压我身上,上次侥幸过了十三经,最后却折在了“天工”上。

我这脑子又不聪惠,怎能通晓那么多奇行造物,我要有那本事,早就做了鲁师了,还过不了区区一个童生试?!”

林妄知道所谓的‘天工’类似于后世的填写,默写和问答。

让考生依据提升来补写前文或者后文。

有的时候甚至用一个人名来默写一整张的自史外传。

这不仅让林妄想起了唐朝科举中的‘贴经’。

‘贴经’是当时唐朝录取考试的重要科目,就是抄录经书中的几句话,然后遮住几个字,让考生自行填上,这比考天工还要简单。

除此之外便是当时的唐诗。

虽然这里也考,只不过不如占比最大的天工。

天工包括很多,所得分数也不一样。

其中包括‘农工’,‘房屋’,‘商送’,‘新种’,‘兵练’,‘城防’这六中要考。

而事关边塞的‘兵练’和‘城防’是重中之重。

这两项所得差不多比前面四个‘天工’总和评分还要多。

展博笑着开解道:“你年纪小,让你来或许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长见识,尽力即可。

童生试的‘天工’一出就是二十多章试卷,府试更是有五十多章,半天时间让你绞尽脑汁都下不来,怎么可能全答对。”

在线阅读入口>>点击阅读

APP阅读入口>>点击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2019 万丰网